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考察,再次亲自擘画了江西的美好未来。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亲临江西,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这块红色土地的关心,对4500万赣鄱人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长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长江滋养了沿岸人民,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粗放式发展,长江受到了极大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长江环境逐渐得到改善。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就来到九江市,考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并提出要把长江保护好。我们传统文化中就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大自然就是人类。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生态保护的指示是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看,从长远看。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而对长江的生态保护有利于后代子孙更好的生活。
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文化没有中断,一直在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次在景德镇市考察时就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而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日益突出,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经一度领先世界,受到世界各国的追捧。从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多次论述看,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实际上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进行文化输出,从而增强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同时更有利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四个现代化中就包括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婺源县王村石门自然村时就提到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所以实现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仍然要做好农村生态建设,要利用农村的优势与特色,因地制宜,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从而更好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习总书记考察时作出的指示从中国实际出发,从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将国家战略与江西实际相结合,让这块红色土地人民更好的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始终要牢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岗位上,要把党的大政方针融入教学之中,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考察时的讲话精神融入课堂之中,落实习总书记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指示。同时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意识,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文档为doc格式